|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光芒 » 四川 » 成都 » 郫县 » 正文

改革:不惑之年看和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2  浏览次数:129
核心提示: 经济建设风生水起、生态环境日新月异、民生保障日益加强携40年之积淀,沐新时代之春风,敢闯、敢试,埋头苦干,40年来,和林人

1

     经济建设风生水起、生态环境日新月异、民生保障日益加强……携40年之积淀,沐新时代之春风,敢闯、敢试,埋头苦干,40年来,“和林人”初心不改,奋斗不止,瞄准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美好和林格尔的目标,目光坚定,风帆再举。

  一个园区作支撑:推动了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

2

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工业小镇

    盛夏时节,行走在经济开发区宽阔的马路上,眺望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厂房,品评厂房内发生的故事,聆听现代化流水线发出的时代琴音,仿佛置身于一座花园里,悠扬静雅,清新爽亮。

    和林县经济开发区的蝶变,非“艰辛”一词可尽。

    和林县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经济开发区位于盛乐古城东侧,原是一片荒滩。

    改革开放让和林人对未来充满了激情与希望。他们学习科学种田的方法,可田多水少,不知怎样奏效;他们尝试调整种养结构,可山多路远,不知市场在哪里,付出、奋斗了二十年,1997年,人均纯收入不过1300元。

    与严酷自然环境不断抗争的和林人对“贫穷则落后,落后则艰难”这句话有着刻骨铭心的理解,“三十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和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直也是这种状态,吃饱穿暖有几个零花钱就行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吉昌笑了,“当时就是那种想法,根本没有想到现在会是这样的(生活)。”

    当时,小农意识潜在地支配着一切。改变传统面临挑战,因为简单的行政命令和发动群众已经难以打破这一根深蒂固的生存方式了。面对这种挑战,和林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1999年开始集中全力建设经济开发区,使其成为和林县外引内联的重要基地、产业链的龙头和经济增长的突破口,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村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3

    得惠于开发区优良的企业环境,蒙牛在此落户,不久,农民们的意识开始悄悄发生了改变。

    “开始我也是说试试看,就在蒙牛的扶持下养了奶牛,后来不到三年就发展到100多头,2002年的时候我已经每月拿到10万元现款了。”赵吉昌满脸高兴地告诉记者。

    从骑自行车到开小汽车,赵吉昌仅用了三年时间。也只用了三年,到2002年底,和林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55元,较1997年增长了62%,平均年增长37%。

4

蒙牛六期液态奶全自动生产线

    本着“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同步进行的原则,和林县坚持产城融合,推进互联互通,补齐功能短板,提高科技含量,着力优化招商引资硬环境,增强园区集聚发展向心力,一时间,区内外投资商和企业蜂拥而来。

    “决不能牺牲生态环境!”在招商引资的实践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全面考虑产业链、生态链的建设,全面衡量价值链与效益链的结合,特别是眼前利益于长远利益的统一。在这个原则下,和林县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绿色资源,把发展绿色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把谋划布局发展新特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创新动力的重要决策。按照"把存量做优、把增量做准"的思路,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5

蒙草草博馆错落有致的土壤墙

6

    截至目前,开发区入驻企业5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基本形成了以蒙牛乳业、蒙羊牧业、中粮可口可乐、桃李食品、宇航人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纷美包装、艺虹包装等为依托的食品配套产业,以神舟光伏、浩源新材、显鸿科技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以蒙草生态、和盛蒙树等为代表的林草生态产业。

    40年筚路蓝缕,从黄沙漫漫的荒滩,到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工业小镇市,开发区的变化,正是和林县发展的缩影。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成为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和林县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培育壮大旅游业、特色高效农业、互联网等产业,经济成色更足更亮。2017年年底,和林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30.53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446.7倍,总量翻了21番多,年均增长16.9%,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一张蓝图干到底:绘就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混合

令人魂牵梦萦的浑河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远山含黛、河水静谧……今日的浑河,让人心旷神怡。

8

    时间回到改革开放前,浑河南岸沙进人退,库布齐沙漠一再延伸,40万亩良田全部沙化,320万亩土地属于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区域,每年通过浑河带给黄河的泥沙达2000多万吨。位于浑河南岸的白二爷沙坝,曾是一块不毛之地,14万亩荒漠,黄沙滚滚,人迹罕至。

    面对生态危机,励精图治的和林人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和林县开始了一场“绿”与“黄”的较量,他们打井开渠,修筑水库,植树种草,依靠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毅力,凭借难能可贵的技术和智慧,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洒下无以计数的汗水,较量与搏斗的结果,就是英雄终于造出了时事,建起14万亩绿洲,成为镶嵌在浑河南岸的一块翡翠。

    全县一张蓝图。

9

石咀子水库翩翩起舞的白天鹅

    1998年9月,和林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全县的生态建设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1999年城关镇西部屏障卧牛山,涌来3000多名干部职工,铁镐飞舞,挥汗如雨,一条条水平沟、一个个鱼鳞坑,在艰苦劳动中诞生。2000年开始,和林县委、政府开始思考通往“南山”的出路,走政府出规划,资金运作靠社会力量多方筹资建园的创新之路,今天,这座葱茏满目、幽径蜿蜒、百鸟行空的生态“南山”已然成为和林县的一张靓丽名片。2003年,10万亩生态示范区经自治区环保局专家组审验,成为呼市第二个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区。

11

    从“大地披绿”到“身边增绿”和“心中播绿”,不断增加的生态产品供给极大地增加了百姓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和林县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新局面,且后发优势和潜力无限。近五年来,新增人工造林面积25万亩,封育改善低质低效林9万亩,造林绿化总面积达到了2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森林植被恢复等工程项目,全县山丘区的生态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山地有林面积占到了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丘陵沙区有林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40%以上。 

QQ图片20180801112020

浑河谷骏马奔驰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魅力和林的最大本钱。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内生动力。

    呵护好最大本钱,既要修复已有创伤,更要预防新的破坏,根本保障靠改革。2015年,和林县出台落实国家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水污染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旨在用制度性安排巩固生态立县建设成果,促进全县上下转变发展理念、转换发展动力、转型发展方式,闯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大旗。

    长风万里,乘势启航。从沙漠到绿洲,从荒山到观光园,一个充满希望、信心满怀的生态新画卷,正在全面铺设:如今,白二爷沙坝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南天门松柏苍翠,景色宜人;盛乐百亭园郁郁葱葱,游人如织;浑河滩水草丰美,鱼跃鹰飞;卧牛山环城十万亩生态工程松涛阵阵,绿浪滚滚。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金山银山,和林县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链条。 2016年与1978年相比,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扩大2倍多,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5.0%提高到34.7%。

一份情怀系民心:换来了累累硕果和幸福安宁

QQ图片20180801112101

    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

    教育更加公平。2016年末与1978年年末相比,各类学校专任教师人数增长37.5倍,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78年的45.0%提高到2016年的90.1%。201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8.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1%。

    就业保持平稳。经济开发区自建设以来,已累计提供了25000多个就业岗位。加大农村富于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力度,五年累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多人。

22

农民领取社保卡

    保障扩面提质。养老保险参统人数达到20900人,失业保险参统人数达到18500人,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保险参统人数达到26000人,工伤保险参统人数达到24500人,生育保险参统人数达到210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统人数达到2万人。截止目前,共征收各项保险费用3.1亿多元;各项社保费支出2.05亿元。

    看病趋于方便。推动健康和林格尔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6年,和林县各乡镇卫生院年门诊量总计202774人次,年增18.76%,年住院病人总计3248人次,提高了 21.38%。

    居住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房建设驶入快车道,建成公租房1146套、互助幸福院1048户,改造农村危房1.9万户,更多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这份民生答卷,浸透着和林县浓浓的民生情怀,更镌刻着他们坚毅有恒的改革足迹。

    “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10年前我曾得过一次肝病,医疗费全自付,借了好几万元。”得益于大病保险制度的建立,正在住院治疗的大病患者李荣元如今能够安心养病,他对未来满是憧憬。

一

便民超市商品一应俱全

    察细微处、关枝叶情。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改革事项稳步推进。其中,强调覆盖全县人民、谋求全方位改善、实现全民共享的这条主线分外鲜明:——守底线、强基础,民生改革坚持全覆盖。近年来,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多项扶助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群体的政策出台……民生领域“冰点”正在消融、“难点”开始破题、“底线”加紧筑牢,“保障网”更为坚实。

    路桥纵贯南北、横穿东西,公园因地制宜、依水而建,城市干净整洁、宜居宜业……触目所及,让人切身感受到和林县城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01

02

    “我天天都来这里锻炼一个小时,这里空气新鲜,风景优美,离我家还近。”家住城关镇的武女士边压腿边指着对面的居民区说。在宝贝河带状公园对面,身居绿色的大氧吧,花园小区的居民们自豪不已。

    全面小康,老百姓不仅要吃得饱、穿得暖,更要活出高质量、精气神。十八大以来,和林县经济稳中有进、民主政治新气象、文化事业大繁荣、社会建设求创新、绿水青山总相宜,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亲眼见证着和林县社会全景式的变革,亲身体验着民生“五位一体”全面改善,一系列民生“顽疾”被因症施治。

    “晴天满嘴土,雨天一腿泥,通讯全靠吼,交通全靠走。”台格斗村的穷,在和林县格外出名。

    论自然禀赋,台格斗村不差。周围青山连绵,杏树花开满沟沟壑壑,风景那叫一个棒,可就是进出无路,富不起来。

03

    为了改变村貌,村委会想起村里的百年杏树,名气大、杏质好,何不借此开展农家乐旅游业。消息传出,家家观望,不敢贸然行动。作为一名老党员,齐天富主动带头,将自家的院落改造成农家乐。一传十,十传百,生意越来越好,顾客一多,他招呼左邻右舍来帮忙,而且谁家想开农家乐,他都会主动上门指导,用他的话说:“要富,大家一起富。”现在,全村已有九户农家乐。住窑洞、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这里的农家乐开得红红火火。齐天富说,他现在一个月的收入就有1万元,忙的时候还请本村村民来帮忙,去年一年收入将近20万元。

    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号准脉下药,建房修路,发展乡村旅游……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台格斗村如今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乡村。

    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到2020年,和林县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这是必须完成的政治责任,也是必须兑现的政治诺言。”动员令已经下达,一份份满载牵挂的援助,正穿山越岭,风雨兼程。   

    40年跨越发展,谱写了和林县发展的华章。面对时代考验,和林县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发展“答卷”,内容丰厚,大气磅礴。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和林县正站在新的起点,吹响了新一轮大发展的号角,信心满满,豪情万丈。

[编辑:王秉姣]
 
 
[ 光芒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