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闻网8月3日讯(记者 张秀娟)8月1日,“呼和浩特科技城”揭牌成立。规划建设“呼和浩特科技城”是呼和浩特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对于推进呼和浩特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呼和浩特科技城”规划范围西至东河、南至机场路、北至G6高速、东至机场连接线,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按照“产城一体、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呼和浩特科技城”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推进的原则,围绕“两轴、一带、一心、七片区”,就产业、空间、产城融合等进行全方位科学规划。在已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园集聚310家创新创业企业的基础上,2018年呼和浩特市先行启动“科技城”800亩核心区建设,着力聚集一批以引领区域自主创新的国家科研所和重点实验室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首府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散和高端产业集聚区、自治区科技创新高地、呼和浩特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据悉,目前,“呼和浩特科技城”基础工作扎实推进,正在加快一期800亩核心区建设,已签约落地浪潮大数据、华为云数据中心、太湖之光超算中心、碳化硅院士工作站等11个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项目,计划总投资49亿元,同时量子碳素、腾讯等23个项目正在进行落地洽谈。
当日,与“呼和浩特科技城”一并揭牌的“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呼和浩特工作站”“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精准化服务平台”是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与中科院深化院地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是中科院科技成果和专家资源向呼和浩特市转移转化、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据介绍,“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呼和浩特工作站”由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与新城区政府合作共建。“工作站”成立后,院地双方主要在人工智能研究院、国际经济动物展示交易中心项目、创新青城院士论坛等多个方面全面开展合作、交流,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实施一批高科技产业化项目。
“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精准化服务平台”由中科院北京分院与呼和浩特市政府合作实施。该平台以中科院国内顶尖的科研和人才资源为依托,每年将有50名以上高端科研及管理人才担任呼和浩特“企业医生”,为呼和浩特5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提供精准科技服务。在呼和浩特市重点产业领域建立50家“企业医生工作室”,专项对口诊断和解决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规划、工业设计方面的“病症”。联合中科院相关院所建立3家以上“工业诊所”,集中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依托中科院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培训各类创新人才1000人次。
“呼和浩特市科技城”“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呼和浩特工作站”“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精准化服务平台”的落地,标志着新时代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工作迈出新步伐,对于呼和浩特市打造区域创新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据悉,接下来,呼和浩特市将把“科技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纳贤引智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入园项目、入园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