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光芒 » 四川 » 内江 » 正文

和林这位“牛人”放弃生意回乡养牛,还要搞“牛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8  浏览次数:145
核心提示: 这位"牛"人,就是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十一号行政村兰其卯村的闫喜林。他身穿一件掉色的劳动布半袖,两肩汗浸的黑黝黑黝的,一双

    这位"牛"人,就是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十一号行政村兰其卯村的闫喜林。        他身穿一件掉色的劳动布半袖,两肩汗浸的黑黝黑黝的,一双老式球鞋,一张晒得油黑油黑的脸,我们见了,都觉得应叫他"叔",其实闫喜林只有36岁。没人能认出这位山里"牛娃"曾经是百万元户,并曾在东胜有过非常惬意的生活。

01

    "我现在还有点儿想不通,他为什么要回来。别人家的孩子都到大城市去了。哎,没办法!"说起闫喜林回村里来养牛,母亲刘粉粉就摇头叹气,一脸无奈。

02

    出生于1982年的闫喜林,从小就很懂事,"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初中刚毕业,未来得及上高中,因父亲患有肺癌,他就辍学回家!17岁时,父亲去世,年幼的他,离家拜师学艺,学习修车。苦学了七年,24岁时,自己就独立开了修理厂,由于他的勤劳能干,修理厂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了。2010年,他就又买了两辆大板车,边修车边养车,一年就能轻轻松松挣20多万,家里积蓄也超过了百万。这让同龄人很是羡慕。然而,2016年中秋节后,他却揣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毅然返回了生他养他的这片穷山区。

03

    当他把回家创办农牧场的想法告诉家人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母亲刘粉粉,第二天,母亲见自己没法说动儿子,又动员儿媳来劝说。村里的许多村民知道后,也都说长道短,议论纷纷。        面对亲人的不解,闫喜林也犹豫了好些天,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说:"我只想趁着自己年轻,好好干一番事业。年轻人一定要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情。"

04

    2016年,他试着买了六头牛。最初时,因为不懂牛的习性,特别是刚从外地引进的杂交牛,一到当地就水土不服,他急得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脑袋里总是想着"怎么办?怎么办?"一个星期过后,人都瘦了一圈。自己选择的路只能自己走。他三番五次地跑到县城去找兽医请教,还跑到县新华书店去买回了厚厚的养牛书籍,一边学一边实践,终于保住了他的六头"基础牛"        村里生活条件差,同龄人都到城市打工去了,平常连个交心谈心的人都没有,闫喜林便每天守在牛圈,一边放养牛群,一边自学养牛技术。时间久了,他不仅和牛交上了朋友,也从一个一窍不通的养牛门外汉,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牛经验。       现在已经发展到七十多头牛,他的养牛规模犹如滚雪球一样,不断地扩大。

05

    因为闫喜林饲养的牛全喂的是自家种的草料,生态环保肉质好,周边许多农牧场和老百姓都慕名找他要买牛。前段时间,他一天之内就卖出五头肉牛,而且群众提前向他订购牛肉,前景一片大好。而且又赶上了党的好政策,最近还获得了"全县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这让闫喜林心里热乎乎的,信心大增。

06

    现在他母亲也非常支持他,为了减轻他的负担,母亲还养起了猪、鸡。刘粉粉笑着告诉我们,"她养的猪与鸡,几乎够支付工人们的工钱了",这是对儿子最大的支持!他媳妇,一人在城里陪读双胞胎儿子,也很辛苦!

07

    闫喜林说,现在的农村,有大片的荒山荒地,非常适合养牛和养羊。他现在通过每亩130元流转了本村650多亩土地,种玉米、高梁、油菜,解决70多头牛的饲料问题。现在村里的人,年龄都偏大,不易外出打工,很多都在闫喜林的牧场里喂牛、种地,这为兰其卯村的脱贫致富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08

    谈到未来的发展蓝图时,他说:"我并不甘心做一个村民眼中的传统放牛郎。我准备把本村与临村的养牛散户以"牛"为股吸纳进来,把村里闲置的土地全都流转过来,规模种植饲草,把全天放养的模式,改为半牧半圈的模式,走正规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力争在短时间内拥有一所自己的真正的农牧场!"        而且他想通过自己的示范引导,在村里再发展一个养羊大户,一个养驴大户,把兰其卯村变成闻名远近的养殖基地!

整图

[编辑:王秉姣]
 
 
[ 光芒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